当地时间 7 月 15 日,也门胡塞武装发动同步军事行动,以色列多地遇袭
一、胡塞武装:精准打击以色列关键目标
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・萨雷亚通过该组织掌控的马西拉电视台发布声明,宣布其部队出动 3 架无人机,对以色列两个不同地点实施 “同步性” 军事行动,并 “成功达成预先设定的目标”。
其中 2 架无人机针对以色列南部内盖夫地区的一处关键军事目标发起攻击;
另外 1 架无人机则直击红海沿岸城市 ——埃拉特港。
萨雷亚在声明中强调:“胡塞武装将持续对以色列展开军事行动,直至以色列停止对加沙地带的侵略行径,并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。”
二、冲突背景:巴以局势牵动红海,双方交锋持续
自 2023 年 10 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,胡塞武装频繁以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以色列目标,宣称此举是 “声援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民众”。
据以色列媒体统计:
从 2025 年 3 月 18 日以色列恢复对加沙的军事行动,至 7 月 10 日期间,胡塞武装已向以色列发射近 60 枚弹道导弹。
作为回应,以色列多次空袭胡塞武装控制的也门地区,重点打击能源设施和基础设施,已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。
三、为何埃拉特港成焦点?战略价值凸显
此次遇袭的埃拉特港,位于亚喀巴湾北端,是以色列连接红海的唯一港口,承担着以色列与印度洋方向贸易的主要通道,是其重要的贸易和战略枢纽。
四、局势展望:红海地区安全引担忧
当前,胡塞武装与以色列的持续对峙,已让红海地区局势愈发紧张。双方的相互攻击不仅加剧地区动荡,还可能对周边国家安全及全球航运线路稳定构成潜在威胁,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局势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