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6 月 27 日讯,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再度因罢工陷入运输瘫痪。当地时间 6 月 25 日,受全国性罢工影响,安特卫普港引航服务全面暂停,截至当日中午已有近 50 艘船舶在港外滞留,其中 12 艘离港船与 16 艘抵港船陷入等待僵局。
一、罢工持续发酵,港口陷入系统性瘫痪
罢工当日上午,安特卫普 - 布鲁日港的运输秩序便已被打破,12 艘离港船舶和16 艘抵港船舶陷入停滞状态。随着罢工行动的持续推进,形势愈发严峻,截至中午,滞留船舶数量飙升至近 50 艘,货运业务遭受严重延误,港口作业近乎停摆。港务局发言人表示,仅此次罢工中断,就可能给港口带来数百万美元的经济损失。特别提醒:这已经是近几周内该港发生的第四起罢工事件 ,频繁的罢工活动让港口运营雪上加霜。即便罢工按计划于周四上午结束,后续的货物清理工作也面临巨大挑战❗。据了解,积压货物的清理至少需要48 小时。正如港务局发言人所言:“运营恢复只是开始,堆场积压和设备调度需要时间消化。” 目前,根据预警数据,过去 7 天船舶在该港的平均等待时间已达1.64 天,加之高堆场利用率与两台起重机长期翻新(年内无法投入使用)的双重压力,港口作业效率本就十分低下,此次罢工更是加剧了这一困境。
二、连锁反应显现,暴露深层行业矛盾
表面看,罢工由工会抗议政府政策引发,但背后折射出欧洲港口的系统性危机。从鹿特丹到汉堡,“塞港综合征” 已成为常态,安特卫普港正是典型缩影。全球化供应链高度集中与港口设施老化的矛盾、航运需求剧烈波动与劳动力短缺的冲突,以及环保政策升级与效率提升的博弈,正持续冲击港口运营。尽管罢工日期提前公布,港务局仍未能有效应对,陷入被动局面。对依赖该港口的货主和货代而言,损失远不止货物延误。船公司或将加收延误附加费,堆场积压也会导致仓储成本暴涨,部分货代已收到超 15% 的费率调整通知。
三、行业警示:风险多元化下的货代挑战
在全球航运体系中,风险要素正呈现显著的多元化特征。除传统的极端气象条件外,劳工纠纷等非自然因素已成为影响航运稳定性的重要变量。货代作为连接供应链上下游的核心枢纽,在应对港口突发事件时面临严峻挑战:
风险案例警示:安特卫普港近 50 艘船舶的非正常滞留,直接冲击港口作业效率。
行业应对方向:此次事件警示从业者,需重新审视并完善现有的风险应对机制,才能确保供应链的连续性与运营安全性。